诈骗来电、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与宣传资料

诈骗来电、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与宣传资料

认识诈骗来电、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与宣传资料

骗徒可能自称是恒生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职员,透过来电、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宣传资料或即时通讯软件讯息联络客户,并以欺诈手段(如声称能够提供极佳利率优惠)邀请你申请私人贷款或信用卡等产品,向其提交个人资料,例如身份证副本、入息证明、地址证明及月结单等,同时亦会要求你存入款项至指定银行账户以用作保证金 / 手续费。

骗徒又或者透过预先录制的语音信息来电,声称你的银行户口 / 信用卡交易出现异常,要求你透露敏感个人资料,包括账户号码、用户名称及登入密码等,以让它们作出"调查"。他们亦可能假冒速递公司职员、本地和内地官员、受害人的亲友或业务伙伴等身分,以不同理由要胁受害人提供个人资料,或将款项转到指定银行账户以骗取金钱。

在冒充过程中,骗徒或许能向客户提供像真度极高的其冒充机构之职员证、名片或文件,亦可能装作不畏惧身分核实,提供虚假的职员编号等资料及核实身分热线号码,以图增加可信程度,减低受害人对其身分的怀疑。

辨别伪冒来电及手机短信

你可透过以下特征判断收到的来电或讯息是否伪冒:

  • 来电显示含有"+"号来自香港境外的号码
  • 来电透过预先录制的语音讯息通知你的银行户口或信用卡出现异常状况
  • 通话音质比较差,仿佛是长途电话来电
  • 来电者拒绝提供部门名称,或拒绝提供回拨号码
  • 来电者主要推销低息信贷产品或服务,如私人贷款、加按或转按贷款等
  • 来电者急于完成交易,没有耐性详细介绍产品或服务或相关条款及细节
  • 来电者在通话中要求取得敏感个人资料(例如登入密码和一次性密码)

妥善应对诈骗来电、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及宣传资料

为保障你的利益,请采取以下建议以避免成为伪冒来电及手机短信的受害者:

  • 如对来电或信息存疑,请先记下来电者 / 发送者身份及电话号码,然后致电相关机构的客户服务热线 / 核实身分热线并提供上述资料作进一步核实(恒生: 客户服务热线 (852) 2822 0228,选择语言后按快速键"#" "9"; 其他香港注册银行: 请参阅香港金融管理局资料)
  • 如对接收的宣传资料存疑,请致电相关客户服务热线或与我们的分行职员核实
  • 询问来电者如何取得你的电话号码和户口资料。若他们拒绝透露,便应终止对话
  • 切勿单凭来电显示辨别来电者的身份,来电显示有可能被更改
  •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向来电者披露敏感个人资料(例如登入密码和一次性密码)
  • 不要应来电者要求提供整组个人资料项目(如身分证号码),金融机构职员在核实客户身分问题时通常会先说出所需个人资料之部分
  • 申请本行产品或服务时,切勿存入款项至任何个人或公司账户

如你认为该自称是恒生银行的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宣传资料为伪冒,你可透过phishing@hangseng.com向我们举报。

注意事项:

  • 确保举报电子邮件已包含可疑的语音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宣传资料或网站的资料
  • 切勿在举报电子邮件中透露任何敏感的个人资料
  • 请注意,phishing@hangseng.com只是自动收件电子邮箱,当收到电子邮件后会发送自动回复
 

请留意,我们没有授权或委任任何中介公司进行电话促销活动推广私人贷款、税务贷款及信用卡,也不会以录音信息告知账户的异常情况。我们及我们的职员亦绝不会在协助你申请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要求你存款至任何个人或公司账户。我们只会就部分卡及银行交易发送短信通知或致电你于本行登记的流动电话号码。